做实效本教研促进师生发展

教育论文 相关文章 审编:站长 来源:文秘站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既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保障。作为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重点学校之一,我们从20__年9月份开始全面启动课程改革。近三年来的课改实践证明:随着新课程的铺开、推进,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各样问题层出不穷,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全面提升学校和教师自我的研究能力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了新课程深入推进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如何切实抓好校本教研的实施,保证校本教研落到实处,校长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大多都来自于课堂、来自于学校。学校是新课程实施的第一线,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要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就必须加强学校教学研究,立足于解决来自于学校,来自于课堂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从而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提高学校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校长,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其中应扮演的角色,积极参与,并承担起课改赋予的新使命,使自己的行为适应课改的要求,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一、抓反思,促发展。我们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教师研究素养不提高,教师研究能力不发展,教学改革就是一句空话。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以教师专业的发展为核心,积极引导教师学习,明确改革方针、改革方向和课程发展目标。我们认为,开拓多元化学习渠道,是提升教师反思和协作能力的基础。为此,我们引导教师以研究者身份进行工作,营造教师发展的氛围,着力构建三条通道:1.以学科——理念为取向,给教师一个自我更新的机会,从专业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等方面提高素养;2.以实践——反思为取向,给教师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研究中发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整体效应,从教学叙事、开发个案、问题研讨等方面提高其研究能力;3.以生态——平衡为取向,给教师一个完善自我的环境,让他们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及建立专业成长机制,感受幸福,使其生存方式得到更新、生活质量得到升华。
教师的反思包括课堂教学反思、课题研究反思、个人成长反思。课堂教学反思有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课题研究反思有研究人员反思、课题组反思、课题指导人员反思。我校构建了课题研究网络,在课题研究中,学校借助专家阶段性诊断、过程性评估、批判性剖析等,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组织观摩课、研究课、阶段性总结,让课题组教师对课题研究计划及状态进行分析反思,使课题研究的指向、行动、方法及成效更加明晰。
课程改革前,教师很少有自我展示的机会。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以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为契机,通过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生评价、领导评价等方式,建立个人成长档案、教师述职报告等,引导教师对个人成长进行反思;通过述职,展示一年的学习培训、实践体验、收获成果。既有成功,也有教训。这种同行间心平气和的隐性评价与反思,达到了以反思促发展的目的。
以前,教师只为评职称写论文。如今,通过课堂教学反思、课题研究反思、个人成长反思,教师写教后记、教学故事、教学随笔、整理课堂实录,已成为一种习惯。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在总结经验中提升理论素养;有利于培养教师从理性层面审视教学过程的意识和习惯,整合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自我激励和养成执着追求、积极探索的态度,感受教师职业的幸福。教师在自我反思、尊重同伴、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这是最适合教师实际和最便捷、最有效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
二、抓研究,上档次。教学本来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研究行为。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长期以来成了训练学生获取分数的简单作坊,扭曲了学校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根本任务。在教育改革中,怎样促进教学由初级的教育研究行为向高一级的教育研究行为转变,关键在于教育研究的实效性。我校有一批经验型的学科带头人,如何促进他们并带动全体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出路就在于教育研究,用科研规范教师研究行为。基于此,我们逐步构建了市级、县级、校级课题网络,成立各级课题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出台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我们让每位教师在学校科研课题框架下,确定自己的子课题,把日常的教学行为与自身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与积极投身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在研究交流中发展自己。为了保障研究实效,我们联系市、区教科所(室)做顾问,指导研究工作;邀请专家深入课堂,研究教学行为;举行专家与教师面对面的研讨会,使理论与实践在对话中产生融合。实践证明,这些活动使研究工作步入正常化、规范化、全面化的轨道,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独立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审编推荐

| 教育论文 | 相关文章

做实效本教研促进师生发展”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