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生活世界”

教育论文 相关文章 审编:珍珍 来源:网友投稿

我们所说的生活世界就是现实生活世界,这个世界的人就现实生活着的人。这个世界不需要做任何的技术处理,让这个世界保持原本性,是“对待”生活世界的基本态度。人生活方式就是人的身体和外物交往活动。相对生活世界而言的是认识(科学)世界。这而者的差异是什么?
在认识论意义下,主体对客体的看,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生活世界里的人(主体)也在“看”,但不是持续的“看”,“看”是间断性的。因为“看”仅仅是生活活动(方式)的一个项目,“看”在生活主体那里首先是以“不关注”的方式进行,并在这“不关注”状态下,人(生活主体)和物呈现出物我不分的本真的生活状态。生活世界里的人,对待生活中的物体所持这种“不关注的看”的,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这种不关(非“观”)注,并不是说我没有“看”,仅仅是说我不是以一种“持续的,努力地去看”方式对待现象(图式),或者说我的目光是不停留在对象上。因此,我们把生活世界里普遍存在的人与物的这种本真的关系,作为我们谈(非研究)生活世界的切入点。
生活意义下的“不关注看”,但终究是“看”,看总是看见点什么,比如眼前的牙膏,牙刷,桌子,桌子下面的鞋(这是个整体)等,我都不去关注,它们都是我的上手之物,这些表象(图式)都以功用性(用具)成为彼此互相挤压、拉伸、彼此钩连,进而构成了一个连绵不绝的整体(进而构成眼前世界),这个整体(生活世界)的个项比如牙膏或者牙刷,已经不是作为独立个项,而是作为了整体(世界)的构成成分(个项),因此我才不“关注”这其中个项,因为个项(比如牙刷)作为整体(世界)的构成的成份,或者说作为整体的部分存在着,它是整体“凹陷”(当我不关注它们的时候)的一份子,此时,我与整体(世界)相对,我“关注”的是整体,当然没有关注这个整体的“凹陷”的部分。此时,作为个项的牙刷是消融在整体之中的,只有在牙刷以变化(牙刷的毛已经卷)的图式出现,我才会关注牙刷。牙刷就以其先前不是的图式(过去)显现出当下的表象,从先前的整体世界中“凸出”,我关注它,而先前由牙刷和牙膏桌子和鞋构成的哪个整体就没被我关注了,不能说这个整体消失了,只能说整体的部分(牙刷)“凸出”时候,即它从整体中显现出来,而作为牙刷以外的其它整体构成成分(牙膏和桌子,鞋等)因为不被我关注就“凹陷”,因而不被我关注。就是说,构成这整体(世界)的个项如果发生变化,即这其中的个项图式有改变,那么我就会关注地“看”这个项。因此,从整体(牙膏,牙刷,桌子,鞋。。。)和其部分的关系而言,部分通过自己的“凸出”或者“凹进”显现出整体的变化来。而且就整体而言作为存在,有凸(通过部分实现),必然有凹(类萨特《存在与虚无》中的“虚无”,这里没有用害怕引起混乱,毕竟二者是有区别的)这二者是彼此激荡,互为因果。可以说因为这部分凸,使得另一部分凹,反过来亦然。其结果“凸”就让整体的部分得以“显现”,我能直接关注到显现的凸出,相反,“凹”的部分就“隐退”,令我无法去关注。因而,隐退的这部分,不被我所关注,但它作为存在,是“凹”着的存在,它挤压,拉扯着“凸”的显现。因此作为整体的存在,它必然是在以整体方式让自己“凸”和“凹”着,并且是持续地以二者彼此纠缠的这这种方式存在着,世界(存在)只要作为整体对待,它就作为流变着的(时间)“凹凸”着。就此而言,整体总是以其部分“凸”现的方式,才被我关注着它的表象,那个“凹”进的部分是不被我关注的,也不能被我所关注到。因而整体的存在是不能够被直接全部给予“看者”。现象仅仅表明存在(整体存在)“在”。在这个意义上,康德的物自体是有意义的。但是,康德指明的存在的现象(凸出)是可以在“看”中直接给予,是认识论意义下知识的地盘,而对“凹”的部分而言,始终在“看”之外,没有办法去“看”,是理性不可逾越的鸿勾。生活中的人就对“凹”的部分,不关注,也没有办法去“看”。这种不关注放在生活世界里来看,又有特别的意义。它表明任何存在都在“凹和凸”的持续纠缠中。表象之所以可能,就因为存在有“凹”和“凸”,二者之间有“界”,在界内就是表象的部分,存在有其稳固性,就因为“凹”,“凹”以部分的存在方式支撑“凸”,挤压着“凸”,表象才成为了表象,并有了稳固性,“看(关注)”就成为一种可能。我们说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说整体的存在在以整体的“凹凸”的方式维持着“凹凸”二者之间的界限,这整体的“凹凸”因为彼此纠缠挤压撕扯的连续性,造成了“凹凸”二者之间的界限的移动,不易被察觉(比如:人会老,身体回衰老),并给人以存在表象的稳固性。因此,任何存在都是永动不居的(赫拉克利特),并且从整体上以“凹凸”的方式流变着(这一点实际上是中国道家内容)。因此,存在是不存在的。我们无法对存在说“是”,因为当我欲说“是”的时候,存在已经过去了。因而存在是不可能认识的,它“凹凸”着,它本身就是时间。唯一让我们和它切近就是与其合拍,让作为自己的存在和自在的存在合拍。这种合拍就表现在生活世界里多数时间里,我与物浑然一体,物我不分的生活状态里。我们最切近地纠缠存在的方式就是彼此推拉,挤压,并在这种挤压中,逐步地变得合拍。具体说,就是它“凹”,我“凸”;它“凸”我凹”,并且彼此有拉伸,推压,我的“凹”牵引着它的“凸”,它的“凹”牵引着我的“凸”,只有在这时候,我与存在最近。因为存在自身是变易,达到“存在”,就要自己也成为时间,自己也置于在时间之流变中,并且我与存在合拍时候,我就在存在之中了,这时候,我与存在就没有内外之分,以此推之,我与世界(生活世界)也可物我不分,我即世界,世界即我,不过是彼此的时间流变的的合拍。
让我们看看,当那只牙刷(即海德格尔上手之物工具性发挥受阻)被我关注到底还意味着什么。当我关注牙刷,先前把牙刷纳入其中的整体(世界),以及这个整体的其它个项(牙膏,桌子,鞋等)就不被我关注而“凹陷”。这时,我们实际上,就把牙刷做为整体(自在存在)。那么我所见的牙刷(表象)就是牙刷的“凸现”的部分,其背后的“凹现”部分是不能被见的。这个牙刷(表象)部分发生改变,意味着牙刷作为“凹和凸(时间流变)”之间的“界”在推移。就牙刷做为自在的存在而言,已经不是我所“关注”前的牙刷,它是当下状态的,而不是曾经的。也就是说,压刷自己从过去(凹凸状况)来到现在的当下状况,而牙刷作为自在整体存在的凹凸(那条界整体上是缓慢移动的)是持续的,那么它的整体(牙刷)的存在也就是在时间中的。但是我们要问的是,牙刷以什么方式唤起我对它关注,我从不关注到关注的转换点是什么。就是牙刷做为世界的部分如何成为我所关注的凸现。
生活世界里,就牙刷的存在不被我关注而言,我与由牙刷和牙膏,桌子等彼此勾连构成的这个世界是物我不分的,浑然一体的(特点是我对诸类生活事物不关注)。也就是说,世界是存在的,它(我与世界物我不分的整体)必然是“凹凸”着,我是自在的,我以身体做表象,表明身体连缀着自在的我的存在“凹陷”部分,作为自在的存在于时间之流变中,我(存在)也必然是“凹凸”着的,我与世界唯一亲近,唯一切近的就只有我们都是以时间作为存在,或者说我与世界(整体)的存在唯一共同点,是时间,是那永动不息的流变,这是我与现实的世界物我不分,同一的基础。这种同一,不是认识论意义下的本质和现象的同一,而只能是变化方式上的同一,就是合拍(中国人常说的人与自然的合谐,就是此意)。在我与世界合拍时候,自在存在(我与物)之间的彼此交合和融合,只能是彼此唯一变化形式凹凸的合拍,除此之外,力图把握永动休息的变化的努力,是徒劳的。那么我现在关注牙刷意谓着什么?我与世界同一,世界的个项(比如牙刷)作为整体(世界)的构成,它自己也是相对独立的“凹凸”的存在,它成为整体(世界)的部分,是因为与整体合拍,它作为相对独立的整体是和其它整体(世界)构成成分(如牙膏,桌子,鞋)互相挤压,拉扯中,因而彼此“凹凸”有序,从而使得整体(世界)呈现出相应的合拍的“凹凸”。当牙刷自己“凹凸”和整体的“凹凸”不合拍时候,也就是说,牙刷自己的“凹”,四周(挤压着牙刷的其它构成)不是“凸”,而是“凹”,这时候,牙刷就和其四周的存在,渐渐有了裂缝,于是它单独地“凸出来”,这时候,整体(世界)其它构成就“凹”。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审编推荐

政治学 | 教育论文 | 相关文章

初探“生活世界””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