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母语中跳出来:摆脱母语负迁移对汉译英的影响

英语论文 相关文章 审编:阿辉 来源:网摘
摘要:母语负迁移现象一直存在与汉译英的过程之中,好的译者应该克服其影响,从母语中跳出来,用译入语目标人群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表达。本文就母语负迁移的概念、现象及产生原因做了深入分析,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即汉译英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思维方式;汉译英
作者简介:1988出生,女,汉族,辽宁大连人,兰州大学在读笔译方向翻译硕士。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9-0123-01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地球村已经不再是我们陌生的现象,开放也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开放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翻译在跨文化跨语际的交流中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开放的过程不仅仅是“引进来”的过程,笔者认为,“走出去”更是使文化长兴的重要举措。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汉语作为文化载体,在“走出去”(这里特指英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问题。
一、“语言迁移”及“负迁移”
“迁移”一词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被引进语言学领域之中,用于研究母语对于而语习得的影响。当时人们假设不一,但是已有一些初步的结论:母语对二语习得肯定有影响,这种印象的过程被称作“语言迁移”。1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语言迁移方面成果颇丰。对比分析理论派代表Robert Lado 认为语言迁移有正负之分,当本族语言与目的语的语言习惯相同或者相似的时候会出现“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反之,当本族语的语言习惯和目的语不同时,学习者会把本族语言的使用习惯迁移到目的语中形成干扰。这种干扰就是所谓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2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语言迁移”现象无处不在。
二、母语“负迁移”在汉译英中的表现
相对于英译汉而言,汉译英时,母语负迁移现象尤其突出,可以从词法与句法两个方面的三处细节举例分析:
(一)词义:
Peter Newmark指出,在翻译实践中,篇章是最终的考核质量的单位,句子是基本的操作单位,大部分的难题都集中在词汇单位,一虽小,却能体现出译者对原文整体的、宏观的理解与把握。一词多义的现象在汉语中是很普遍的,因此必须根据语境确定其正确含义再来翻译如:
英俊胜利的登上了小岛。
1、The British army climbed onto the island successfully.
2、The British army landed on the island successfully.
“登”一词既有“爬、攀登”之意,又可理解为“登陆”之意。从本句的上下文来看,“登”这个动作的施动者是军队,对象是小岛而不是高山,“登上”意为“登陆、上岸”,应译为land on, 而非 climb onto。事实上,相同的指称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往往以不同的语言形式出现。如果全然不顾改指称意义而在译语中地道的表达形式而望文生义,逐字死译,这是不足取的。
(二)搭配:
在汉英翻译中,由于词语的配不当而产生大量的“假朋友”。译者只有真正掌握汉英两种语言,熟悉其固定的词语搭配模式和地道的表达习惯,才能更大限度的地避免因为搭配不当而导致的误译。下面对“大”的翻译就可以略窥一二:
大雨:heavy rain 大风:strong wind 大雾:thick fog 同样表示一种天气状况的严重程度严重,却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或许只会在负迁移的影响下使用big,又或许由于已知的heavy rain 而肆意造出 heavy wind 、heavy fog这样的短语。这是我们应该做到“跳出词语字面意义的窠臼”用符合译入语惯用法加以表达。3
(三) 语序:
语序指句子成分的排列词序,它是词语和句子成分之间关系的体现。英汉语在语序方面的共同点是都使用了“主语+谓语+宾语”或者“施事+行为+受事”基本语序,如汉语中老子的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英语中Francis Bacon 的“Crafty men condemn studies, simple men admire them, and wise men use them.”就是基本语序的典型。但是这两种语言在灵活性和定语、状语等次要成分位置是有差异的,下面以状语语序为例,汉语状语的位置一般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呈“主语+状语+谓语+宾语”的模式;英语状语一般出现在宾语后的句尾,呈“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的模式,按照这个模式,“我们明天早上九时动身。”将译为“we are going to start at nine tomorrow morning.”
三、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以上只是母语负迁移影响下常见的几个例子,事实上在汉译英实践中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是极其常见的。笔者认为,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根本上导致了母语负迁移的现象。正如连淑能教授在研究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中提及的:汉语的这些背景是儒、道、佛的悟性,用词造句成章的最大特点是采用意合法(parataxis),重意义组合而轻视形式结构,让读者和听者领悟其中的意义和关系。与之相对,英语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开创的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16至18世纪风行欧洲的理性主义,其用词造句成章的最大特点是采用形合法(hypotaxis) ,重形式结构协调,让读者和听者分析其中的意义和关系。4如此看来,我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对比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异同,特别是了解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这是减少和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重要举措。在汉译英翻译之中,首先要认清中国人与英美人的思维方式特点及在语言上的不同表现形式,努力透彻理解汉语原文,使英文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让翻译取得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必然途径,要使得中国文化享誉世界,并不断发展就必须要走出去,汉译英的翻译质量决定了文化交流的成败。要做好汉语英译,必须要从母语的不良影响中跳出来,摆脱母语负迁移的不良影响,这是我们每个译者必须要时刻注意的问题。坚持换个思维思考,我们必然会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郭铭华. 论母语在外语课上的作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4): 24-27.
[2]、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Michigan: University if Michigan, 1957.
[3]、陈宏薇,李亚丹主编.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主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审编推荐

语言文化 | 英语论文 | 相关文章

从母语中跳出来:摆脱母语负迁移对汉译英的影响”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