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对译文异化程度的影响

农科论文 相关文章 审编:阿辉 来源:网摘
环境差异造成文化差异
中华民族生活在东亚大陆,东濒浩瀚的、海洋条件远比地中海恶劣的太平洋,北临广阔的沙漠戈壁和亚寒带原始森林,西北则是沙漠、盐原、雪山横亘,西南耸立着世界上最庞大而高峻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隔离机制十分明显。而且,中亚一带历来栖息着强悍猛骛的游牧民族(如匈奴、突厥),阻碍着大陆东西两端文化的直接交往。这种险恶的环境对于处在文明起源时代的史前人类来说,无论是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人”如何文明,在当时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如果不是负有政治、军事使命,一般人是不可能越过漫长遥远、艰难险阻的途径而到中国去传播文明的。[7]240同时,中国不但幅员广阔,而且自然地理位置非常理想,这是其他多数古老文明所不具备的优势。中国多数地区地处中纬度,气候温和,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受此影响,中国的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而大不列颠甚至整个西方,适耕土地面积较小。但其自然地理位置面向大西洋、地中海,因此孕育了海洋文化的特质,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更是海洋文化的典型。中国和英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差异甚大,文化范式不同,在语言里也有所反映。例如:1)Tospendmoneylikewater.挥金如土。英语原文用的water在汉语中翻译成了“土”,究其原因,英国是个岛屿国家,由海洋环绕,因此水是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对水知之甚详,在英语中与水有关的词语也就特别丰富,有beinhotwater,breadandwater,castone’sbreaduponthewaters,fishintroubledwater,gothroughfireandwa-ter,holdwater,indeepwater等等。与之相反,中国过去是个内陆农业国家,古代中国人活动的中心区域是平原和山地,因此才有“问鼎中原”,“一马平川”,“土生土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说法。再来看方位词,中国自古便尊南卑北,在“从南到北”、“南来北往”等说法中“南”一般都位于“北“前。而英国人的看法却完全不同,他们的表达习惯是“fromnorthtosouth”。“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也和汉语大相径庭:“southeast”,“southwest”,“northeast”和“northwest”。从气候上来讲,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东风”与“eastwind”,这两个词含义相同但文化意蕴却大有出入。依据中国的地理位置,“东风”是由海洋刮向内陆的象征着春天的暖风,而英国的地理位置处于西半球,“东风”是由内陆刮向海洋,所以春天来临之际刮的应该是西风。因此这两个词语在两种语言的文学作品中给读者带来的联想意义大不相同。自然生态环境的差异使不同民族对动植物的看法也不一样。中国农业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所以在中国文化中牛是勤劳的典范。那些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人常常被称作老黄牛,鲁迅就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然而英国古代耕地的主要是马,因此马在英语文化里才是勤劳的象征。结果是汉语中的“力大如牛”,在英语中成了“asstrongasahorse”。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非常喜爱竹子,常用来比喻正直、坚毅的品格,所以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句,而英语中的“bamboo”却没有这样的象征用法。英国多产蘑菇,因此汉语中用来比喻新生事物大量产生的成语“雨后春笋”,英语中的说法却是“springuplikemushroom”。
译文的合理异化程度
任何一种译文都是两者之间的一点。[8]70胡庚申认为,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应该是“适者生存”、“汰弱留强”,翻译活动应该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强调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3]128-147;[9]2-4;[10]13。因此,译文最科学的异化程度应该是能够经得起目的语生态环境的考验,并具有最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例如:2)“这也难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杨宪益译:“Well,it’shardtosay.”sheanswered.“Ineveryfamily,iftheeastwinddoesn’tprevailoverthewestwind,thenthewestwindisboundtoprevailovertheeastwind.”3)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杨译:Facingeachotherinthesofteastwind,Theysurelybringtheirmistresspeaceofmind!以上两例均出自《红楼梦》杨宪益版译文。例2)中的“东风”和“西风”并不引起“温暖”和“寒冷”的自然生态环境联想,而只不过是代表有利益冲突的两方,因此杨宪益采用了异化程度较高的译法,没做任何的改动。而在例3)中,鉴于中英文化中“东风”自然生态含义的差异,杨宪益为了降低文化冲突,提高译文的“整合适应选择度”,在译文中加上“soft”来修饰东风。应该说一词之增,降低了译文的异化程度,和异化程度极高的直译或者异化程度较高的直译加注相比,这一处理使译文在目的语环境中更具适应性。4)Beautyliesinlover’seyes.情人眼里出美人。5)Manyheadsarebetterthanone.一人不及众人计。例4)和例5)就不适合采用异化程度极低的、极具中国文化色彩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译法,否则中国的古典人物岂不是要被移植到西方文学中去了。反倒是“情人眼里出美人”和“一人不及众人计”这样的异化程度较高的译法更为适宜。也就是说,采用归化译法时尽量不要用富有中华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如历史人物、地理名词等来处理英语习语,否则译文会让人感觉不伦不类。6)老王和我算是柳家大院最“文明”的人了。“文明”是三孙子。(老舍《柳家大院》)OldWangandIareconsideredthegenteelfolkinthecompound.Gentilitybehanged!(Gentility,thedeucetakeit!)本例中的“三孙子”是中国骂人的词语,如处理为高度异化的“thirdgrandson”肯定无法为西方人所理解,所以最好采用异化程度极低的具有西方色彩的咒骂语。总之,没有一成不变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全球化日益突出的今天,随着各民族交流的逐渐频繁,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也在随之转变,这势必会给译文的合理异化程度带来新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名着被一再重译,很多译文被一再修订的原因。翻译活动是为了适应动态多变的自然生态环境、不断做出适应性选择,以获得译文最高“整合适应选择度”的探索历程。

审编推荐

| 农科论文 | 相关文章

自然环境对译文异化程度的影响”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