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调研对策

调研报告 相关文章 审编:总编 来源:网摘
青少年学生作为“五五”普法的重点对象,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法制宣传和道德思想教育,不断增强在校师生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不仅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国家的决策需要,也是司法行政乃至全党、全社会共同肩负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更是当前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的紧迫而又现实的一项课题。今年初__市召开的第16届人民代表大会,也有不少代表进行提案,要求相关部门做好这项带有全局性、前瞻性的重要工作。为此,本文试对近几年__市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和预防对策进行初步探讨研究。
  一、当前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
据调查,我市现有在校学生67413人,20__年20__年全市查获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分别占抓获案犯总数的9.7%和7.8%,20__年1-6月占8.1%。从侦破的案件看,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违法犯罪年龄呈低龄化。20__年和20__年不满16周岁的分别占违法犯罪学生总数的63%和51%,且大部分为初中毕业生和初高中在读生。
  二是违法犯罪行为大都为侵财型。从近几年查获的案件看,敲诈、盗窃、抢夺等侵财型违法犯罪占总数的71.8%,不少案件虽然敲诈、抢夺数量金额不大,但性质都比较严重,主要为高年级向低年级、校外生向校内生进行威胁和暴力实施,标的物从金钱到物品,甚至为食品。
  三是作案方式具有团体性。有的是几名甚至多名学生结成团伙,互相壮胆,共同作案;有的是一人为首作案,其余人员跟从;有的是从起先的随从发展到帮忙,最后演变为共同作案,从而升级为犯罪团伙。
  四是作案动机呈多样化。从查处的案件归类分析,大部分违法犯罪案件其动机是为了挥霍,有的是为了吃喝玩乐,他们沉迷于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酒吧等,并涉足地下色情场舍,有的是为了寻求刺激,模仿行使恐怖片中的黑社会“老大”及其成员角色,显“英雄”本色,为非作歹,横行一方,其犯罪动机五花八门。
五是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在校学生基于识别、辩析能力较低,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感染,他们不计后果,重复作案且不断升级,使受害者和其他学生蒙上心理阴影,给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和社会家庭带来严重影响,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二、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成因剖析
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是内外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既有学生自身主观方面问题,又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客观方面因素,综合主要有以下原因:
  1、自身脆弱失控的内在因素。在当今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期间,由于受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幸福观发生了严重的扭曲,致使他们逐步滑向违法犯罪。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内在的精神支柱,一部分学生对前途感到迷茫,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特别是在一些腐朽思想的侵蚀下,玩物丧志,精神颓废,失去理想,游戏人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二是黑白颠倒的是非观,违法犯罪学生大多数从小都有养尊处优,从而渐渐形成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个性品行,凡事都以是否满足个人私欲、对他利弊作为判断是非标准,以致混淆和颠倒了是与非、美与丑、荣誉与耻辱的标准,以我为主,无所欲为;三是缺乏基础文明和道德修养,违法犯罪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抽烟、酗酒、破坏公私财物、打架斗殴、赌博等不良现象,无视自身条件,不择手段追求物质高消费和超前消费,并把它看成是人身最大幸福,从而透发了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四是称王称霸的“英雄”观,这些违法犯罪学生在以我为中心的畸形心态支配下,拼命追求自己在同伙中的地位和所谓面子,以哥儿江湖义气为基准,拉帮结伙,共同作案,并以打架斗殴为乐事,以获取不义之财为“本事”,以>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文秘网!<斗狠称霸为“英雄”,以致走上违法犯罪之道路。>
  2、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大量涌现,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有重要影响的不良文化、不良人环境普遍存在,如图书、杂志、影视、音像品等大众传播媒体中的暴力、颓废、色情和其他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对于正处在文化需求高峰期的青少年学生直接或简接地起着诱导犯罪的社会效应。一些公共娱乐场所业主丧失职业道德,违规把青少年学生作为主要客源,诱惑他们频频光顾,步入泥潭。有的在校学生经常旷课逃学,整天沉迷于游戏机、网吧,不仅荒废了学业,有的还为此而偷盗、抢劫等,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学校的偏面教育和管教不力。一个时期以来,各级学校都倾向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失之偏颇,注重学生成“才”,忽视育“人”,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道德建设”,重文化教育,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等,造成很多学生法律知识匮乏,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几近法盲。在教育对象上失之偏差和管理措施上不力,学校往往以学习成绩来评定学生的优差,并“重优轻差”、“爱优厌差”,甚至“抓优弃差”,重学生的学业管理,轻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以致于部分学生特别是一些“差生”主观消极,自暴自弃,出现旷课逃学、吸烟酗酒、打架斗殴、抢劫偷盗等,在不知不觉中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不良环境和父母对子女管教不当,是导致在校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家长娇宠袒护子女,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户,父母及双方老人对孩子娇生惯养过份溺爱,使子女养成乱花钱、好吃懒做、唯我独尊和任性自私的性格习惯,这些人一旦金钱和其他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便萌发偷、盗、抢邪念,从家里偷到学校,从学校偷到社会,从小偷到盗窃,直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二是家长教育子女方法不当,有些父母专横霸道,经常采取打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审编推荐

学生 | 调研报告 | 相关文章

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调研对策”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