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向城镇集中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相关文章 审编:阿荣 来源:编辑部
关于农民向城镇集中的调研报告
“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实现土地、产业、人口“三大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建立健全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向社区集中的政策和机制,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现状
农村居民居住方式正由分散逐步向集中转变。全区乡镇域面积×××××km_,集镇规划区面积共××km_,建成区面积××km_,乡镇域总人口××万人,集镇人口×万人。行政村总数××个,自然村×××个,工商小区及住宅小区××万平方米。____年农民“造城”,全区共吸引农民进镇建房×××户,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第一、四期移民建镇共移民××××户,移民人口××××人,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据调查,有近七成的农村居民表示愿意进城集中居住,这与党委、政府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是一致的,是执政为民和实现“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部分家庭已在城镇购有住房,还有一小部分也打算在三、五年内进镇购房。他们主动向城镇集中主要是为了子女更好的成长和改善生活条件。还有部分农村居民希望政府将农村老宅置换,进而实现进城居住的目的。
二、影响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居住的主要因素
_、经济因素。进城居住要购房,生活费高,需要一定的经济保障,因而收入较低就成了制约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的主要因素,而且区域间农村居民的收入差异对进城意愿影响很大。
_、观念因素。青年人进城镇居住愿望迫切,而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由于习惯了恬静安逸的农村生活方式,对节奏较快竞争激烈的城市生活有所顾虑,无法完全从传统的“乡里乡亲”热热闹闹向住宅楼里的“左邻右舍”各自忙碌、较少往来的生活方式转变,同时对土地的眷恋和传统的家乡观念使得他们长期的农耕生活形成对土地较强的依赖性。
_、产业因素。缺乏产业支撑,企业、耕地分散,导致小城镇的生产与消费活动是分散的,使得第三产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不能集中充分延伸,从根本上导致了城镇人口难以集中。
_、土地因素。现有的土地制度是农村人口难以集中的根本原因,村与村、镇与镇之间的农村人口难以流通与集中,农民住宅很难按照规划实行易地集中建设。
_、户籍因素。户籍管理制度的制约,导致一系统社会保障制度如入托、入学、医疗等成了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
三、加大推进我区农民向城镇集中的政策与措施
_、规划先行,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
⑴、加强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相结合,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体现特色,借鉴外地城镇发展的经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重视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⑵、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完善城区功能,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⑶、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善公建设施配套及基础设施配套,创造良好的环境质量,围绕“适时改造、完善配套、做精老城、增加亮点”和“拉大框架、丰富内涵、做美新城、营造特色”的城建工作指导思想,合理规划住宅小区和民心工程。加大综合开发的力度,建设户型合理、功能完善、面积适度、设施齐全、切合华容实际的新型住宅。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加强城镇管理,以人为本,努力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让农民低门槛进城,引导农民不断向城镇集中,安居乐业。
⑷、交通资源与设施共享。加快镇与镇之间的交通及基础设施的联系,使得各种要素流通和相互作用,同时有限的镇级经济可以合理投入,提高设施建设标准,提高资源和设施利用率。
通过城镇发展建设,促进城镇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增强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力,增强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从而加快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人文意识。
_、完善体制,加快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
⑴、行政管理体制、土地所有制等方面应加以完善与突破。应突破农村集体土地“三级所有,组为基础”的所有制束缚,镇(乡)、村、组三级所有的体制,使农民中心村建设的推行很难实现,缺乏在三者之间进行利益协调的体制改革。
⑵、探索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耕地总量控制,动态平衡,易地复垦。政策上应扶优助强,在下达的非农业建设用地计划中,调剂一定数量的额度向中心镇倾斜。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由政府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出租),统一管理。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拨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用地单位和个人可自主选择出让或租售方式处置土地使用权。经营性土地出让,可实行公开招标拍卖。小城镇建设要坚持节约用地、合理用地、按规划和计划开发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保留进镇落户的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承包权不变,同时,根据进镇农民自愿,通过委托经营、租赁经营或有偿转包等形式,解决好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问题。集中使用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进镇农民利用原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审编推荐

| 调研报告 | 相关文章

农民向城镇集中的调研报告”相似文章